产品信息平台
 

国产电池性能全面超过日系电池性能

信息来源:中国电池网 发布时间: 2008-01-24 21:35:20 被阅读 3787 次

 


  曾经饱受非议的日本品牌最近在中国电池业又大跌眼镜。记者获悉,IT168、小熊在线近日分别在零售店随机购买了多品牌一次性电池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无论是性能还是价格,南孚、双鹿等国产品牌电池都明显超出日本电池。业内人士对此纷纷表示惊讶,两者差距之大令人咋舌。过去日本产品的神话,在中国似乎已渐行渐远。


  当日本产品性能难敌中国品牌,当日本产品的质量摇摆难定时,我们不禁要问:日本产品在中国的未来之路将如何?是再续过去的辉煌,还是愈加坎坷?


“中国创造”VS“日本制造”,数风流还看今朝!


  近几年来,虽然外资企业在中国来势凶猛,但他们已经能明显感受到来自中国企业的压力。中国企业正在由“Made in China”飞速步入“中国创造”时期。从本次电池测评结果来看,南孚、双鹿等国产品牌电池的优势非常明显,放电时长优于日本东芝电池4倍多。


  中国电池品牌的迅速崛起与其多年来的努力显然密不可分。为了改写过去日系品牌电池在中国市场横行的局面,南孚、双鹿、白象等国产电池品牌挑起了重担,以科技创新开创“中国创造”的征程。其中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一的南孚电池,更是凭借强大的“厂学研”自主创新机制,在工艺、技术、产品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创新研发,成为国内目前最大的碱性电池品牌。


  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中国电池生产企业带着责任感于上世纪就开始了环保电池生产进程。早在90年代初,像南孚便放弃了当时一统国内市场的碳性电池。不但成功自主改造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还在2000年率先全部实现碱锰电池系列产品无汞化。在南孚等一批企业的带领下,国内不少大型的电池企业也都纷纷开始转型生产环保节能的碱性电池,从而带动了国内碱性电池的生产进程。在2006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的专家王金良接受央视采访时就表示:“我们现在的碱性电池,已经实现无汞化,对土壤不会造成污染和危害,不需要特别回收,可以同普通生活垃圾一起处理。”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高级工程师曹国庆曾经指出,在一次性电池的技术创新方面,中国的碱性电池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像这方面的领头羊南孚电池在连续放电等方面技术、产品质量都已经非常成熟、质量也很好。像经常在广告终出现的南孚“聚能环”电池,据国家轻工业检测中心提供的监测报告显示,能在MP3音乐播放器上可连续播放21个小时,电量是普通高容量电池电量的6.6倍。。目前,日本欧美品牌电池在中国市场上日渐萎缩,而中国品牌在近几年已逐步进军海外市场。


  显然,这些优秀的中国电池生产企业的成功,并不是依赖于低价的“中国造”和国际品牌打价格战,而是通过不断的技术和市场创新,通过国际水准的品质和营销赢得了消费者和市场。事实上,他们只是众多中国优秀企业中的一个代表,中国的企业正步入全面迅速的“中国创造”阶段。这也是日本等国际品牌欲长驻中国需要面临的一个严峻形势。


质量问题 OR 态度问题,日系企业缺的是什么?


  日本产品质量今非昔比,其实已引起日本国民的忧虑和恐慌——日本一向奉行以质量为生命。然而,在探讨这一问题时,他们往往将其归溯于宏观经济形势或者人才素质员工管理等因素,忽视了其长期以来在全球销售上实行的差异化策略以及其中隐藏着的社会责任感。


  根据这一策略,日本企业往往把一流产品在国内销售,二流产品销往欧美,三流产品销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中国的日系产品多为低等品,据了解有些日本电池企业将其在日本已逐渐淘汰碳性电池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在中国市场大肆生产和销售碳性电池,在全球呼吁使用碱性环保电池的今天,日本却在中国市场生产销售碳性电池,其意欲何为?


  众所周知,一节废旧碳性电池遗留在土壤中,会造成约1立方米土壤永久性失去利用价值;而如果遗弃在水中其危害更加严重,将对12立方米的水造成永久性伤害。因此,出于绿色环保的考虑,碳性电池早已在全日本绝迹。但在中国,这些日系碳性电池却照样生产,照样上柜台。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碳性电池也促成了目前我国碱性电池市场占有率难以提高的现状。


  因此,即使脱离产品性能这个话题,我们也难以忽视其中的社会责任感问题。如果社会责任感缺失殆尽,日本企业也将失去中国这一大市场。专家曾预测,几年后的中国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池消费国。要想在这一市场占据主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应该是首要的关口。


  由日本碳性电池事件,我们很容易联想起日本产品近年来在中国频频遭遇的“质量门”事件。比如最初的东芝笔记本事件、三菱帕杰罗事件、日航事件、索尼笔记本事件、广本雅阁婚礼门事件,以及后来的输华食品频出问题、SKII死去活来,近期的松下电池工厂工人镉中毒事件等。诸多案例使得日本企业在中国已陷入品牌信任危机,上世纪八十年代时的日本崇拜如今已日渐消失。


  曾有业内人士分析日本产品质量时说,不是日本产品的质量在下降,而是其它国家已经赶超了它。无论这种说法完全对否,无庸置疑的是,日本产品要想在中国续写质量神话,首先需要的应是社会责任感,其次便是不断向前的技术创新。否则,中国之路历经坎坷之后,依然举步维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客服中心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信息前线  技术支持:瑞莱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值得信赖的企业
v5 v6 cnzz